蔷薇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第二十章 拧巴的西班牙人

第二十章 拧巴的西班牙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价高质次!

别以为,爷口袋里有钱,就能拿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糊弄咱们,想着法来赚昧心钱。

是的,在上個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的白银产量就超过了秘鲁。虽然绝大部分都被西班牙王室给弄回了本土,用于宫廷的挥霍和奢靡,以及偿还西班牙王国永远也无法还完的外债。但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白银被留在了墨西哥,除了用来满足当地内政预算和防卫需求外,那就是进行频繁而规模越来越大的走私活动。

从本世纪初开始,尤其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日益增长的跨太平洋贸易已经有赶超跨大西洋贸易的趋势,这也促使美洲西海岸诸多港口城市的兴起。

与巴西和秘鲁不同的是,墨西哥既是大西洋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太平洋世界的重要角色,并且随着齐国的影响力辐射,使得整个墨西哥经济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囿于宗主国西班牙的手工业陷入持续性的衰退和停滞,导致其无法满足殖民领地的日常需求,墨西哥当地的手工制品和家用产品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这些产品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区域,特别是普埃布拉-特拉斯卡地区、巴西奥、米却肯、瓜达拉哈拉、瓦哈卡的城市地区和某些山谷及高地地区的村庄以及墨西哥城及周边区域,但通过众多批发商的途径,还是传导至墨西哥大部分地区,满足了当地部分居民的日常需求。

西班牙殖民者将羊毛引入当地传统的棉纺制作工序中,与此同时,商业资本进入纺织业,来自本土的移民工匠和土著纺织工人得以扩大生产量,以满足更多的西班牙裔及其他人群的需求。

在1680年,仅普埃布拉地区就已经建有四十余家这样的作坊。通过市场网络进行交易,卖给低地地区,乃至中北部的采矿区。

然而,随着两次齐西战争,以及日益扩大的跨太平洋贸易,曾经欣欣向荣的墨西哥手工业和家庭作坊生产模式遭到重创。廉价而优质的棉纺织品汹涌地进入墨西哥市场,不论是来自秦国的平底细纹棉布,还是来自齐国的中高档印花棉布,都不是本地手工作坊生产所能抗衡的。

真是难以想象,即使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途中还耗时五六十天,从齐国和吕宋输入的各种商品,仍极具价格优势!

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包括棉纺在内的墨西哥手工业便遭到毁灭性打击,纷纷破产倒闭,使得整个墨西哥沦为齐国的原料供给地和贵金属输出地。

面对这种情况,不论是上层的殖民官员,还是极具影响力的大庄园主和商人,其实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这些商品来自何处,对他们重要吗?

即使西属美洲市场没有被齐国人所侵蚀,那也会被英格兰人、荷兰人,或者法国和葡萄牙人所占领。反正都要便宜外国人,为何不能引进商品种类更全、质量更好,而且还极具性价比的齐国商品呢?

至于众多破产的小手工业者和家庭生产者,谁又会浪费心思去关心他们呢?

随着宗主国西班牙日益羸弱,美洲领地的政治和社会关系也处于持续的变化中,王室官僚体系和地方殖民政府越来越服务于殖民地精英阶层的利益。

从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开始,地方势力在政治上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并深深地影响到西班牙殖民政策和管理方式。总督府和检审庭越来越寻求与殖民领地的精英达成利益共谋,一起攥取地方商业利益和矿业利益。

西班牙王室卷入了太多的欧洲争端,也参与了太多的战争,使得王室政府不得不疯狂地寻求资金支持。腓力二世在任期间,开始大肆卖官鬻爵,而且范围不断扩大。以这样的方式,殖民领地的土生白人得以获得高级地方长官职位,并且逐渐建立地方家族垄断势力。

而那些出生于西班牙本土的高级殖民官员也会通过与地方精英家族联姻的方式,在其辖区内建立自己的产业,再一次削弱了西班牙本土对殖民领地的控制力度。

最初,检审庭是卡斯蒂利亚专制主义的捍卫者,现在却逐渐成为服务于驻美洲利益团体的维护机构。

可以说,只要宗主国的实力仍然比较羸弱,那么实际控制新西班牙的便是墨西哥城,而并不是马德里政府。

当然,这并无意味着西班牙王国已经丧失了对其海外领地的控制权。王室的权威从未受到重大挑战,法庭和总督府的亲密关系确保了教权对王权的支持。

此外,充满野心的国家对西班牙美洲领地长期的威胁,也使得殖民领地与西班牙政府之间必须保持紧密联系,倚之为后盾。

齐国人、英格兰人、法国人、荷兰人,甚至巴西的葡萄牙人,无不对西属美洲领地虎视眈眈,都想扑上来分一杯羹,薅一把羊毛。

以殖民领地孱弱的武力,自然是无法一一应对上述列强的觊觎,唯有紧靠宗主国西班牙,才能保住殖民地的切身利益和既有权势。

为了加强对殖民领地的管控,也为了更好的维持贵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